泰国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近日批准了总额8600亿泰铢(1美元约合31.9泰铢)的未来8年(2015年至2022年)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其中包括建设两条复线(双轨)标准铁路。
有分析称,此次泰国新建两条复线铁路表明泰国有意成为东盟物流中心的坚定决心。
泰国早有雄心
泰国早有成为东盟物流中心的雄心。早在2013年10月,泰国商业部就曾公开表示,为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适应东盟经济共同体互联互通的需要,并努力成为世界两大最重要市场——中国和印度的货物运输中转站,泰国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东盟物流中心。
但泰国的交通现状似乎难以撑起此壮志:泰国现有的铁路多为单轨铁路,大多建成于拉玛五世王时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设备老化、线路发展慢等原因,泰国火车运行速度均在每小时60公里以下。而且,列车运行常要避车让道,货运火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只有每小时30公里。而由于周边国家大都采用的是标轨铁路,因此从泰国乘坐火车去周边国家十分不便。
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最新批准的规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计划投资1200亿泰铢对6条米轨(轨距1米)铁路维修改造、增加车次;二是计划投资7400亿泰铢新建两条复线标轨(轨距1.435米)铁路。这两条铁路分别为从泰国中部大城府到北部清莱府以及从中部罗勇府到东北部廊开府,再通过老挝最终与中国境内的高铁相连。
复线铁路“拉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成本之一。目前,物流成本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2%。若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泰国须将该占比降至10%。据悉,泰国计划经过7年的建设发展,将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至少降低2%。
复线铁路一旦建成,泰国火车的运行速度可提升至每小时90公里,物流经营商家将更多地使用轨道运输,物流成本由此得以降低。 同时,这也使泰国与中国、印度等周边大国的铁路连接将不存在换轨的问题,有利于泰国与中印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泰国自身的经济发展。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认为,泰国有成为东盟物流中心的潜力。泰国地处东盟中心,拥有较长海岸线,经营商数量众多,公用事业设施和陆路、航空服务覆盖全面,且泰国经营商在国内的经营经验丰富,能组成有效的物流联盟。因此,发展纵横南北东西公路、铁路通道与中国南部地区连接,以及2015年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建成后加强产品流通,对促进贸易和投资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借此,泰国可以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实现联通,北与中国、印度联通,沟通起东南亚、东北亚、南亚这3块大市场。
今年6月,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牵头成立了中国—东盟物流行业合作委员会,各有关国家物流行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就各国物流行业现状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加强物流行业对接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泰国物流协会执行主任Suwat Arayaprayoon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双方贸易快速发展,为双方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和东盟国家物流行业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自贸区内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内各国物流行业新发展。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泰国新建的铁路能够与中国高铁实现连通,也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GMS物流合作商机涌现
“我们可以早上在泰国吃早餐,中午在老挝吃午餐,晚上在中国吃晚餐。”这是泰国物流集团负责人设想的未来高效物流下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泰国专家周方冶认为,泰国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可以将不够发达的泰北及东北部并入完整的物流网络之中,通过物流建设搭上中国发展快车,甚至实现中南半岛的互联互通。
许宁宁指出,目前,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各地区间的物流中心、物流园、保税仓重复建设多,但相互衔接配套不足,没有形成协调机制,聚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并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各国行业标准不统一、运输车辆返程空置率高,导致资源浪费。泰国物流,泰国陆运